您目前的位置:主页 > 名寺宝刹 > 名刹宝寺 >

静安寺



 

  静安寺始建于三国赤乌十年(公元247年),寺址原在吴淞江(今苏州河)边,初名沪渎重元(玄)寺。

 

  西晋建兴元年(公元313年),有两尊石佛像浮于吴淞江上,吴人朱膺等迎至沪渎重元寺供养。敦煌莫高窟第323窟中“石佛浮江”壁画描述的即此段历史。 

 

  唐大历元年(公元765年),易名为永泰禅院。

 

  北宋大中祥符元年(公元1008年)敕名静安教寺。宋嘉定九年(公元1216年),因寺址临近江岸,常受江涛冲击,寺有倾圮之危,住持仲依迁寺至现址。

 

  元朝僧寿宁编纂《静安八咏集》,收集历代文人墨客对赤乌碑、陈朝桧、讲经台、虾子潭、涌泉、绿云洞、沪渎垒、芦子渡的游览偈咏。“静安八景”之一的涌泉,即天下第六泉,现在钟楼底层,日夜常有似珠沸鼎之状。

 

  明代洪武二年(公元1369年),用铜六千斤铸造的大钟,现仍悬于大殿之中。 

 

  清初以降,寺院屡经兴废,多次修建。光绪六年(1880) 静安寺重建,《重建静安寺记》碑文至今仍保存于寺内。

 

  1912年,第一个全国性佛教组织——中华佛教总会成立,会址设于寺内。

 

  1919年,寺前填浜扩路,筑成通衢,命名为静安寺路(即今南京西路),沪西一带日见繁荣。

 

  1947年春,持松法师任静安寺住持,1953年于寺内建立真言坛场,接续了我国自五代以来失传已久的唐密。

 

  1966年“文革”时,寺院遭受严重冲击,寺院被改为工厂。

 

  1983年,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,静安寺被国务院列为全国汉族地区佛教重点寺院之一。

 

  1985年静安寺对外开放,并成立修复委员会,对寺院全面修复。  

 

  1996年,随着上海城市发展,静安寺重建工程开始实施,1998年奠基重建,依宋式建筑营造法式,用缅甸柚木建造。全寺四进,分别为山门、大雄宝殿、金佛殿、法堂及静安佛塔,两侧为钟楼、鼓楼、东西厢房及知恩阁、报恩阁。

 

  山门供奉弥勒菩萨、韦驮菩萨、伽蓝菩萨及四大天王像。

 

  大雄宝殿为全柚木结构,铜瓦为顶。殿内供奉一尊15吨白银整体铸造释迦牟尼佛像。以及募化中的十大菩萨、十大弟子白银像,每尊用银设计为三吨。

 

  金佛殿将供奉由“百万心愿铸金身”工程中百万信众乐捐的释迦牟尼佛金像一尊,设计用黄金两吨。此项工程仍在募化之中。

 

  东厢房观音殿内供高6.2米千年香樟独木观音菩萨像,西厢房牟尼殿内供高3.87米、重11吨,整块缅甸白玉雕刻的释迦牟尼佛像。

 

  寺前“正法久住”梵幢,由长18米、直径2.1米、重160吨整块花岗岩石雕刻而成。柱身刻有《金刚经》一部,“正法久住”四字由本寺住持慧明大和尚亲笔题写,柱顶为16吨白铜浇铸表面贴金代表佛陀说法之四面狮吼像。

 

  静安佛塔高63米,为方形塔,依印度菩提伽耶佛成道地佛塔为蓝本,与汉传佛教宝塔相结合。

 

  2015年,重建工程在慧明大和尚的主持下,按“一步规划、分布实施、精品传世、庄严道场”的要求下,经过多年施工建设,已全面完成。静安寺庄严的道场,将致力于服务信众、服务社会,努力践行“佛以慈善,教化一切”的佛陀教导,大力弘扬佛陀慈悲利世的本怀。以“大愿悉成满、百福自庄严”作为古刹出家众的修行动力;以发菩提心引导信众正信正行发大愿力,使千年古刹成为“庄严国土、利乐有情”的模范丛林。

 

    静安寺

 

    地址:静安区南京西路1686号

 

    邮编:200040

 

    电话:021-62566366

 

    网站:http://www.shjas.org/

 

 bt365博彩 沪ICP备11045921号
技术支持:菩萨在线
Copyright [@] 2011-2018 上海佛教协会 版权所有